杭州地铁四期建设首次穿越钱塘江
近日,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杭州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下穿钱塘江盾构“奋进号”正式始发,标志着杭州地铁四期建设迎来首个穿越钱塘江施工节点,也预示着贯通杭州南北城区交通动脉的又一过江要道将被打通。
18号线是杭州地铁四期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呈南北走向,全长48公里。此次盾构始发下穿的钱塘江隧道全长1.8公里,是地铁18号线一期及杭州地铁四期项目的“咽喉之地”,施工难度最大、下穿深度最深。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足2公里的盾构区间内,相互交错了10多种特征截然不同的土质,甚至同一断面会同时出现多种上软下硬的不同地质,要求盾构掘进参数必须进行实时、精准调整。同时,在距离始发地约400米处的江底,隧道最深处埋深达46米,盾构机承受的水压达0.5兆帕,对设备的密封性能和承压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建设期间,项目团队需攻克盾构临江始发涌水涌砂、长距离过江盾尾密封击穿和成型隧道管片上浮等多重施工难题。
为应对水下高压、复杂土层等挑战,项目科学谋划设备选型、深度参与监造设计,直径11.7米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奋进号”应运而生。该盾构机的密封系统和特制刀盘均经过强化处理,还应用了中铁隧道局“九大智能”建造体系,为实现复杂地层及工况下安全、优质、高效掘进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为控制盾构始发风险,项目团队专项强化了始发洞门密封措施,在常规2道帘幕橡胶的基础上增设1道尾刷,通过“尾刷+帘幕橡胶+油脂”的止水方案,大幅提高作业面承压能力及止水效果,有效防范了盾构始发涌水涌砂风险。为保障施工安全、降低对沿线影响,项目还运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监控,配合沿线布设的数百个监测点,构建起全方位的感知体系,确保对施工影响的毫米级控制。此外,针对富水软土地层中隧道管片上浮难题,项目提前制定了“每环均匀纠偏、优化注浆工艺、改进浆液配比”等预控措施,可有效控制管片姿态。
杭州地铁18号线连接临平副城、中心城区、萧山南部区域,工程建成后可与19号线(快线)换乘,形成杭州市区快线基本骨架,将显著缓解跨江交通压力,强化区域间高效联动,进一步完善杭州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全面提升杭州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综合承载力与辐射能级,为杭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