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建筑 > 正文
建筑

温玉铁路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2025-01-14 17:15:28  来源:
  近日,经过793天的紧张施工,由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李家山隧道宣告贯通,标志着温玉铁路全线隧道工程的圆满收官,为铁路的全面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玉铁路,作为杭绍台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设于杭台高铁温岭站,终点为玉环站。线路自温岭站引出,穿越温岭市的温峤镇、坞根镇、城南镇,以及玉环市的清港镇、楚门镇、龙溪镇,最终抵达芦浦镇的玉环站。全线设有温岭、温岭西、玉环三个车站,设计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新建正线全长约37.17公里,包括17座桥梁总长逾16公里、13座隧道总长逾18公里,桥隧比例高达90.34%。
  李家山隧道,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全长5557.46米,作为温玉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其贯通对于整个工程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隧道为单洞双线设计,穿越4条断层破碎带,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特别是在DK17+956至DK19+746段,埋深介于257米至388米之间,属于高应力区域,容易发生岩爆和坍塌。此外,隧道还下穿坑潘水库,水库埋深浅,地表水沿破碎带及节理密集带下渗,施工中的涌水问题成为一大挑战。
  “项目部坚持‘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质量控制,保护环境’的原则,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提前探测地下水分布,并在开挖过程中采用控制爆破手段,减少对岩层的扰动。”项目负责人表示,“对于渗水严重的区域,通过铺设凹凸排水板及安装排水盲管等方式进行处理,同时对衬砌背后进行回填注浆及径向注浆,确保二次衬砌的自防水和‘三缝’地段的防水,降低裂隙水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有效控制涌水对施工的影响。”
  在施工技术方面,项目部采用双曲臂凿岩台车、锚杆台车、智能二衬台车等全套隧道机械化施工设备,显著提升隧道施工各工序的标准化作业水平,对提高隧道开挖成型、锚杆施工质量、喷射混凝土防空洞、仰拱施工质量、衬砌施工质量等方面极为有利。项目部加强衬砌施工质量管理,做好每模二衬浇筑前的验收工作,严格落实拱顶分段浇筑工艺,加强过程监督,防止衬砌厚度不足、空洞和强度不足问题。
  项目团队不断创新,应用3D激光断面扫描仪、铣挖机、隧道防脱空智能监控系统等新设备、新技术,有效解决了隧道施工中初支面不平整、二衬拱顶脱空不密实等问题。其中,“应用3D激光断面扫描仪和铣挖机工法解决隧道初支面局部欠挖的问题”获评2023年地方铁路和城际轨道工程典型质量问题破解“挂牌揭榜”示范应用成果。
  据悉,温玉铁路的建成运营,将结束玉环不通铁路的历史,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构建浙江省1小时高铁交通圈,加强与台州、绍兴、杭州、宁波等城市及浙中、浙西及内陆省区等城市群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