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最宽钢箱梁悬索桥:“智慧刻刀”雕筑大桥
长江北畔,两座“高塔”比肩而立,技术员轻轻按下操作键,约5层楼高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缓慢爬升,仅一个半小时完成了一次6米“登高”。
8日,记者走进武汉双柳长江大桥主墩施工现场看到,智能建造随处可见。中交二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能建造技术,这座长江上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以平均一周6米的速度稳步“生长”,预计今年年底实现主塔破百米的施工目标。
武汉双柳长江大桥由及接线工程湖北交投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大桥主跨1430米、宽50.5米,目前,大桥处于加速建设期,北岸主墩正在进行第15节塔柱施工。
“要雕筑出艺术精品,就要有一把锋利的‘刻刀’,我们的‘刻刀’就是智能建造。”二航局双柳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陈诚表示。
陈诚介绍,双柳长江大桥上使用的是一体化智能筑塔机。一体化智能筑塔机集钢筋部品调位、自动浇筑、自动振捣、独立智能养护系统和集成控制于一体,同时兼具塔柱施工的大量步骤,实现了桥梁主塔工厂化、智能化、装配化施工,让塔柱施工变成了“流水线”作业,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与安全性。
大桥一体化智能筑塔机搭配的钢筋部品工艺,是实现主墩塔柱“精雕细琢”的重要手法。钢筋部品工艺是将大桥主塔钢筋骨架“预制”成整体后,再起吊至主塔施工节段进行安装的工艺,在钢筋部品工业化智能建造成套技术体系的加持下,大桥建设“精品过程管控”得以实现。
此外,双流长江大桥还使用了钢筋网片柔性生产线,在钢筋加工场内直接将钢筋加工成“半成品”——钢筋网片,再于现场拼成整体。通过自动化操作系统,实现了钢筋自动下料布筋、钢筋网片自动绑扎及焊接、网片立体弯折成型等功能,能将钢筋间距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绑扎,大大提高了施工精度,还减少高空作业量。
据悉,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规划中武汉新港高速(新洲至华容)跨越长江的过江通道,项目起于武汉市新洲区S111汉新线,终点与S31黄鄂高速公路相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过江通道供给能力,有效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为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对武汉都市圈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