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能源 > 正文
能源

浙能集团让“智略”打造企业时尚品牌

2018-09-19 12:54:16  来源:
  “十二五”以来,浙能集团的“品牌效应”在全国地方能源企业中逐渐显现。首创的超低排放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为我国18亿吨电煤实现清洁利用提供浙能方案;集发电、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产业于“一身”,使其成为全国地方能源领域能源产业门类最全的企业;在能源资源缺乏的浙江,却成长为全国地方能源集团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电力装机容量最大的省级能源企业。
  取得这一连串的业绩,是浙能集团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以“科技兴业”为主抓手,深化企业改革,抓住创新驱动的发展机遇,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禁锢,开展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储能、智能电厂、氢能等新兴能源相关技术研究,逐步迈入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新时代。这些“智略”体系的有效推进,助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浙能集团已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3项,市局级及行业协会科技奖20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267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建设有浙江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浙江省国家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省部级创新平台,拥有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集团级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载体,5家所属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截至9月17日,浙能集团科技创新已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已达上百亿元,这是浙能集团实施“四业”发展路径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描绘蓝图,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浙江省是个资源小省,但同时又是用能大省。浙能集团成立之初,能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迫切需求,使浙能集团肩负勇挑浙江省能源供应主渠道、能源保障主力军的重任。从2001年以来,经过18年的创业发展,浙能集团的电力装机容量从成立之初376万千瓦,到现在的3406万千瓦,增长了近八倍。
  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产业迈入大变革时代,煤炭天然气采购成本上升,电力过剩、电煤矛盾的形势不断加剧,使浙能集团主营业务的电力面临着冲击,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动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降低社会用能成本,为实现浙能集团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智慧之门”。
  2016年9月,浙能集团围绕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战略目标,按照省国资委统一部署,提出了“能源立业、科技兴业、金融富业、海外创业”的发展思路,明确了科技创新是浙能集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与重要引擎,加快推进科技应用与创新工作,科技兴业的发展思路应运而生。
  2016年9月,为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的领导与管理,浙能集团成立专门科研管理部门——科技与信息化管理部。在此基础上,实行科研项目团队制,重点聚焦节能减排、新能源、工业信息化等技术研究领域。
  从2011年至2017年,浙能集团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8.8亿元,科技兴业首战告捷。目前,浙能集团已发布了《2018-2022年及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该规划深刻分析浙能集团科技创新现状,确立了未来五年及中长期的科技创新发展蓝图、任务以及实施保障等,致力打造科技创新的“温床”,为浙能集团科技兴业更好落地实践提供实施范本。
  “未来五年,我们将确保研发费用投入超过85亿。”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介绍,浙能集团将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坐标,推动能源供应更加综合、更加清洁、更低成本,努力建设定位于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新浙能”。瞄准传统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四个领域,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及应用,目标是到2022年,浙能集团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将明显增强,每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50个,在能源若干领域创新能力处于国内同行业中先进水平;到2030年,浙能集团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每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100个,在能源若干领域创新能力处于国内同行业中领先水平。
  攻坚克难,扭住科技攻关“硬骨头”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浙能集团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工作,通过技术攻关,不断为企业挖潜增效。
  早些年,浙能集团就开始着手汽轮机机组节能改造计划,累计投入23.8亿元,完成29台共1320万千瓦机组通流改造,成为国内同行业首个全面完成第一轮通流改造的发电集团。而这项改造比国家出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整整早了6年。实现通流改造后,浙能集团每年可以节约标煤50万吨,真正实现了“多、快、好、省”的绿色能源新格局。
  众所周知,电煤矛盾一直是困扰我国发电行业发展的掣肘。在煤价高企,火力发电厂盈利陷入“寒冬期”时,加强经济煤种的研究和推广、大幅降低能源成本关乎企业经济效益。2017年以来,浙能集团组织开展经济型煤炭掺烧试验,让素有煤炭“劣质品”的低热值经济煤炭有了“用武之地”。
  据统计,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们累计完成200万吨低热值经济煤炭的适烧工作,产生效益约7000万元。
  在浙能台州发电厂,高品质工业供汽协同优化改造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保障了机组的正常发电,而且持续提高了机组供热能力,为企业实现增收带来了福音。该技术在台州电厂成功应用,使30万千瓦发电机组最大供热能力由130吨每小时增至330吨每小时,增长254%,解决了在发电机组利用小时低、发电负荷率低、调停频繁等不利条件下,机组供热量、供热灵活性、可靠性三提高的成效。每年因供热直接增加的利税超4000万元。该项目还获得201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深耕企业科技攻关的过程中,浙能集团自主研发的脱硫废水烟气蒸干技术也在长兴发电公司开花结果,实现首次应用,圆了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绿色梦。而这项技术攻关的背后,也承载着苦与乐。
  在攻克这项技术时,来自浙能集团技术研究院化学技术所的陈彪、祁志福、高强生、张勤等几位博士及高级专业人员是此次项目的主力军。他们伴着阵阵热浪,在闷热的环境里,进行着各项试验,身上的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滴落,浸湿了衣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晚上回到住处,他们顾不得换洗衣物,马上投入到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过程当中。就这样,持续奋斗了三个多月,该项目组最终吃透烟气蒸干技术原理并得以成功应用。
  “这是国内首台利用热烟气进行脱硫废水干化投运的系统,比当时国内专门研究该项目的高校科研机构还早,示范效应显著,对于节能减排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该项成果还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坛上进行交流发布,会后许多电力央企纷纷慕名前来取经。”浙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秦刚华介绍说。
  凝心聚力,奉献芳华铺就“创新路”
  存在差距就是前进的动力,这是浙能集团科研技术人员的座右铭,同时也引领着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拼搏,奉献芳华。
  “不管是劳模精神还是工匠精神,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对技术深入钻研思索,不放过任何一个极细微的环节,不断突破探索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说这话的是来自浙能集团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集团一级专家、“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刘春红。从事火力发电化学与环保工作,与技术打交道是她最大的爱好。工作30年以来,她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承担《燃煤机能脱硫废水烟气蒸干技术》等项目,荣获中国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
  载誉一身的刘春红,在同事们的口中渐渐流传着“铁榔头”的称号,这不仅是因为他过硬的技术水平,更因为她对待工作的专注与坚持,就像榔头一样,各个击破。
  浙能集团六横发电厂1号机组给水加氧异常这条疑难杂症深深牵挂着刘春红的心。当得知该机组即将停机检修的消息后,刘春红坐不住了。她二话不说,拎上几件换洗衣物,带上实验设备,在机组停机检修前两周赶往电厂。到电厂的第一天,椅子还没坐热的她就一股脑投入现场工作中去,收集资料,着手制定现场试验方案。试验那三天,她从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一心扑在现场,从最初的发现问题到最后的症结确认,对策实施,她亲力亲为,最终成功解决了困扰六横电厂两年的技术难题,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再立新功。
  科技创新需要引入新鲜血液,激活创新动力。而作为从事清洁能源方向研发的高层次海外引进领军人才,毕业于清华大学,同时取得了现代应用物理系理学学士和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经济学学士,浙能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阳辛不仅在美国硅谷经历了科技创新的洗礼,而且还参与了英特尔旗下太阳能光伏公司的创立。现在他的主攻方向是纳米、薄膜、复合等新型材料在清洁能源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当我在小学读到本杰明富兰克林用风筝捕捉雷电故事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在本杰明富兰克林创立的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在浙能集团带队攻关电力储能这个关键难题。”周阳辛坦言,他现在所在的团队正通过采用新型材料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寻找替代以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电池的新产品。该项目是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清洁高效能源技术”重点明确的研究方向,对推进“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的建设意义重大。
  无独有偶,作为本土青年科技工作者、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锅炉专业的浙能技术研究院锅炉技术所所长助理吴剑波性格内敛且专注。他参加工作后,目前已负责参与科技项目近10项,荣获省级奖励3项并获评2017年浙能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2017年,浙能集团着手开展经济适烧煤炭实现降本增效技术攻关。作为浙能技术研究院锅炉技术所技术骨干的吴剑波勇挑重担,全力以赴地投身此次掺烧试验研究。他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为制定完备的实验方案寻找理论支撑依据;另一面,通过深耕现场,收集一次次试验数据,论证理论结果。高温充斥的炉膛周围,他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屏幕上每个数据的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为了获取最新资料,他时刻关注着试验过程中机组运行参数,炉膛燃烧及结焦结渣情况,记录锅炉辅机电耗数据,并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随时进行相应调整。在他看来,“零点几的数据偏差有可能让后期经济适烧煤炭不能达到最优化,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面对电量电价、煤价的‘两降一升’的严峻形势,这个技术攻关必须拿下!”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让科技人员的付出有回报,激发大家的创新动力。”童亚辉表示,近年来,浙能集团不断完善科技人才的绩效考核与奖励办法,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目前,浙能集团正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工作,深化用人用工、薪酬分配制度改革。“预计到2022年,全产业引进和培养高端(紧缺)人才500人、引进国千、省千或“151”工程人才10人以上”。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企运。浙能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四次党代会以及全国、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高举改革创新旗帜,唱响科技创新时代最强音,为打赢科技兴业攻坚战,实现浙能集团高质量发展,决胜“新浙能”的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