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心”的今创:是如何一步步跨出国门的?
30年前,在中国常州就有一个叫俞金鉮的企业家,开始专注于轨道交通行业的研发与生产。他带领的今创集团,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品数量最多、综合能力最强的轨道交通客车车辆配套产品的世界龙头企业。
今天,我们关注今创集团30年来是如何坚守那份“匠人精神”:代表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正跨过大洋,产品畅销世界——以便我们如何进一步去认识“匠”、懂得“匠”、尊重“匠”,找回中国曾经拥有的那份工匠精神。
三十年如一日:以工匠精神追求精品
前不久,一位歪果仁(外国人) 以一枚硬币的视角极其形象地表达了搭乘中国高铁时的用户体验:他将这枚硬币放在时速为300公里的京沪高铁窗边,在长达9分钟的视频里,列车飞速行驶,硬币竟然始终屹立不倒。
这位歪果仁在视频中发表画外音称:“现代高速铁路既快又舒适,中国高铁已经成为全球高铁的领导者。”
外国人这样的对中国的高铁品质的评价,绝不是偶然,他所说的高铁防震系统的配套部分装备,就有江苏常州今创集团的贡献在内。这也是今创集团30年来,匠心孤诣、创新进取、积蓄力量的集中爆发。
今创集团自1988年创业至今,历经30年发展,从单一老式绿皮车的衣帽挂钩、行李架加工开始,发展成为现在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客车车辆装备基地。30年来,“今创人”一直以工匠精神追求精品,在城轨车辆配套产品领域凭借领先的技术和过硬的品质,产品几乎全面覆盖到全国各主要城市,成为国内当仁不让的领先企业,目前产品出口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颗小小的螺丝,在国外可能有上百位高端研发人员,几个亿研发资金投入,研发周期长达十多年。小小螺丝的核心技术,一直以国外巨头公司所垄断,然而这种格局被“今创人”所打破。
2006年3月,在伦敦市准备其主办的奥运会相关工作期间,今创集团收到邀请,希望公司参与伦敦地铁1402辆车内装饰项目的竞标。然而,当时庞巴迪德国总部并不准备把项目放到亚洲来做,他们更相信欧洲企业的实力,但一颗小小的螺丝改变了庞巴迪的初衷。
在一次合作中,庞巴迪的管理者因失误遗失了一只专用螺钉,而在他们印象中,中国人很难开发出来。今创集团得知后,派人深夜将螺钉送到上海;后来又派专人乘飞机将一件价值不高却很重要的小型专用配件送达目的地,让庞巴迪弥补了损失。庞巴迪因此对今创集团刮目相待,最后庞巴迪欧洲总部同意“给今创集团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为此,今创集团也不负众望,顺利通过艰难的竞标过程,最终拿下了一份总额超过6亿元人民币的大订单,该订单的取得是今创集团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近年来,今创集团的海外业务大副增长。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各类需求,今创集团目前研发并提供了列车内饰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车辆设备装备等20多个系列、2000余种产品,具有轨道交通客车车辆配套系统整体总承包的系统设计能力,并与中国中车集团、庞巴迪、阿尔斯通等跨国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以“复兴号”上的塞拉门为例,塞拉门是乘客进出高铁动车的电动门,对于工艺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和谐号”上,塞拉门的技术为国外引进。为了打破技术垄断,2012年,今创集团成立几十人的研发小组,通过五年的研发,终于将中国标准的塞拉门成功运用到“复兴号”标准动车组上,这不仅是今创人的骄傲,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排除了知识产权的一项后顾之忧。
7月20日,今创集团参与设计制造的香港高铁列车,因其先进性、美观度和舒适度,受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赞赏,并向香港市民举行了开放日活动,让香港市民体验中国高铁的高水准、高颜值和人性化的贴心设计。
类似以上的事儿不断在世界各国轨道交通行业内上演,中国高铁带给世界人民的惊喜不断。今创集团提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在世界各国高铁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可以说今创集团的技术与世界高铁里程碑式的发展高度同步,并将继续在轨道交通领域发光发热。“今创人”,无时不在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的实力与风采。
收购法国公司:我们赢了
自有了人类,东西方的智慧较量从没有停止过。
法国当地时间10月31日下午5点,从法国圣埃蒂安法院传来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法国塞拉座椅公司股权出售由今创集团获得!”。(注:座椅是高铁配套的相关产品)
此次收购活动,是今创集团继新加坡、香港、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投资布局后做出的又一大关键决策所获得的成功进展。
塞拉座椅公司遇到母公司破产可能要出售的消息传出,集团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阿尔斯通、庞巴迪、西门子等均认为今创集团是最适合的收购者,可以最大化发挥塞拉座椅的长处,于是随后纷纷向公司推荐建议去竞价购买。得知此消息后,今创集团高管们经过谨慎分析和调研,一致认为收购塞拉座椅将为集团产生极大的整合效益,并且能够加速集团在“一带一路”政策下全球化产业的合理布局。
为了确保收购成功,今创集团董事长俞金坤先生不顾年迈专程率领总经理戈耀红、兼管投资的副总经理邹春中、欧洲公司副总经理刘喜民等一行赶赴法国,先后在巴黎、里昂、ANDREZIEUX等地拜访了法国经济财政部、中央驻里昂高级专员、塞拉座椅公司所在市市长等多位法国各级政要,并就收购事宜进行了沟通交流。
“……我今年已经74岁了还在努力拼搏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请法院法官相信KTK的实力和诚意,公正判决并支持我们!”俞金坤铿锵有力极具震撼的现场演说再次让与会的法国法官、检察官、破产管理人及其律师、塞拉座椅工会代表及其律师,意大利破产管理人及其律师等30多位在场的法国和意大利人为之折服。
通过交流,法国政府官员纷纷感谢今创集团对法国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事业的支持,以及对当地经济建设和员工权益的关心,也非常欢迎今创集团去当地投资发展。 而成功收购塞拉座椅公司股权则是今创集团业务成果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高的表现,更是中国制造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的印证。
毫不夸张地说,我国高铁享誉全球、地铁建设速度和规模全球第一,而今创集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未来5年,中国铁路投资计划高达4万亿元、地铁城轨建设规划超4万亿元,全球轨道交通未来建设规模超8万亿。而今创集团也正在积极响应中央倡议“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高铁走出去” 的国家发展战略,更加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国。
印度作为“一带一路”上的国家,自然引起“今创”的关注。
2016年11月,今创印度公司在印度南部城市哥印拜陀注册成功,产品主要以轨道交通客车车辆内装、箱体及车辆钣金件为主。未来根据市场的需求,今创集团会有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产品在印度公司生产制造。
经过了近一年的筹建,2017年10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十点零八分,今创印度公司开业典礼在哥印拜陀隆重举行。
迄今,今创集团已经成功完成伦敦奥运会配套地铁内装项目,新加坡DTL地铁整体内装项目,法国PP城际列车及RGV双层高铁项目,印度德里地铁屏蔽门项目等100余项境外项目,另外数十个境外项目也在执行、合作中。
登纽约时代广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在中国高铁平稳和坚实的身躯里,今创集团承载着无数“中国制造”的匠心造诣,延伸着一个民族创新进取的身姿,也很好的向世界讲述了中国企业的“工匠精神”。
一部讲述中国智创的记录片——《乐享中国》,曾在美国钮约时代广场上热播。
来自西班牙的亚里克斯·里瓦斯在《乐享中国》中这样评价“中国智能制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你能看到中国的速度,面向全球的本土化发展,因为制造商大多来自中国,而中国制造的质量也正变为最好的。”
这位来自西班牙人,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目前正在今创集团从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工程监理工作,并对接下来在中国的生活充满信心。
“高铁外交”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中国智能制造”的名片。作为《乐享中国》纪录片中唯一代表“中国智能制造”出镜的江苏常州,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电网装备、智能输电、变压器、工程机械等领域拥有一大批技术领先的优秀企业。凭借领先的创新技术和过硬的“中国质量”,以今创集团为代表的常州装备制造企业正跨过大洋、走向世界。
继今创集团凭《乐享中国》纪录片登纽约时代广场之后,今年五月,今创集团再次从百家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央视《致匠心》栏目。
通过央视拍摄的这部十五分钟的纪录片,将“今创人”“执着、守诚、专注、创新” 的工匠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中国人致力于轨道交通发展,推动自我创新,成就“中国造”、“今创造”的不凡历程告诉世人,从而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让世界爱上今创造。
国内外主媒体的镜头里的今创,既沉淀着历史的厚重,又散发出创新的光芒,更执着于品质的雕琢,镜头捕捉到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画面:今创人对品质的坚持,引领着今创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员工们对每一件产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精心打磨,呈现出一颗颗最质朴的匠心。
“当乘客乘坐中国高铁,他们脚底踏的,身体坐的和抬头看的,有70%-80%的产品都是今创集团生产的。”今年73周岁、每天仍然工作十二小时在工作一线的今创集团董事长俞金坤骄傲地说,集团产销额超百亿,近年来集团每年上缴税收超5亿元。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今创集团董事长俞金坤,专注于轨道交通行业30年,矢志不渝。在他看来,面对困难不退缩,咬定目标不松劲,摒弃“小胜即满”的心态,就能创新业,创大业。在他的带领下,今创集团以其专心、专注的匠心精神获得了世界的尊重与信赖,迎来一个又一个黄金发展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今创集团正搭载着中国高铁这辆史上最强顺风车,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正跨过大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