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电影之路:如何将微电影过度到商业定制微电影
说到微型电影,前些年我们的印象可能还是停留在追忆青春的《老男孩》、某品牌的广告电影《爱在线》。但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迅猛,通过视频搜索到的微电影近252,604个,相关信息更是难以计数。可以说微电影已是近两年互联网络中最热门的名词之一。
作为资深微电影人维构传媒CEO舒瀚,曾制作红极一时的公益微电影百威《爱的代驾》,并在业界内引发空前的反响。微电影上线当月在土豆网进行集中单月推广投放种子视频,并在23大视频网站投放Banner广告推广,引起了空前的好评。统计2012年6月,《爱的代驾》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点击浏览次数超过51,964,623次;通过微博发布、回复并转发的用户总数高达570,572次。《爱的代驾》无疑是一部商业定制微电影的成功典范。
那么舒瀚又是如何看待在这个微时代里,如何能够成功地将微电影过度成为一部成功的商业定制微电影的呢?舒瀚向我们指出了其中的困惑和解决的看法。
舒瀚表示广大网民对于微电影的认识是——生于恶搞、死于广告。我们时常因为电影中广告的不恰当植入而对电影本身印象大打折扣。所以说,广告的使用不当既不利于品牌形象,也让网民反感。但从微电影产业发展来说,广告又必须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没有恶搞、没有广告的微电影将如何拍摄正是微电影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所以我们拍摄的微电影要因着不同类型,来抓住相应的消费群体,针对他们的喜好以灵魂合一的创意表现使观众认可、接受广告在微电影中的植入。灵是什么?是上帝给人特别的聪明、智慧、思想、谋略、能力、知识,是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所具备的;灵,也是人赋予影视作品的创意和生命,能够引发消费群体共鸣的情感。于是把握商业广告和创意策划的平衡时我们将微电影过度到商业定制微电影的关键所在。
《爱的代驾》就是灵魂合一的最佳案例。红极一时的百威英博公益性微电影《爱的代驾》以热点话题“酒驾”为题向所有消费者、网民宣传了理性饮酒的理念,大大突破了传统负面的饮酒广告。并力邀明星夫妻胡可、沙溢反窜出演,看点、趣味十足,又不失品牌宣传的目的。该微电影一经发布,便受到业内热议及一致好评。这样的成功和电影的创意策划是分不开的。
创意团队奉献着他们的创意策划,导演奉献着他们的专业指导,视频媒体奉献着他们健康的平台,广告商们在不强行干预微电影内容和观者体验之时,心甘情愿的掏出口袋里的钱来达到品牌宣传。在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合下,微电影走向成功商业定制微电影的那天已经就在眼前,值得我们拭目以待!